固原城市建設提檔升級。
孩子們的課后生活豐富多彩。
上門為老人做好健康服務。
盤活運營社區日間照料中心。
春官表演精彩奪目。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2024年,固原市將88%以上的財力投向了民生事業,10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群眾福祉可感可及。今年,固原市繼續為民辦實事,把群眾的“點滴小事”當成“心頭大事”,讓“民聲”成為“政聲”。據了解,10件重點民生實事涉及就業創業、養老兜底、教育基礎設施提升等。
就業創業扶持: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萬人以上
民聲:家住原州區的馬建國有3個子女,大兒子馬強在銀川打工3年,月收入4000元左右,是家里主要經濟來源。二女兒馬麗大學畢業后尚未找到合適的工作,小兒子馬軍還在上學,家里經濟壓力較大。“就盼著孩子們都能有個好工作,這樣日子就能好起來。”馬建國雖然擔憂,但也知道,這幾年政府不斷開展技能培訓,舉辦招聘會,還提供創業擔保貸款,他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
政聲:今年,固原市將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2200個,招募“三支一扶”計劃1000人,新增城鎮就業82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萬人以上,創收72億元以上,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億元以上,培育創業實體1400戶,創業帶動就業6500人。
出生缺陷防治:
為全市9500名新生兒免費開展篩查
民聲:“過去,部分家長對新生兒篩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但現在,通過醫院宣傳和國家政策推動,越來越多的家長主動參與篩查,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這種思想的轉變不僅提高了篩查率,也讓我們能夠更早發現和干預潛在的出生缺陷,避免孩子致殘。”隆德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張潤菊說,目前,該院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率和聽力障礙篩查率均達到較高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相當。
政聲:今年,固原市將實施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計劃,開展出生缺陷篩查,為全市9500名新生兒免費開展多種遺傳代謝病、耳聾基因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降低致殘率和新生兒死亡率。
養老服務:
為符合條件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
民聲:“家里有失能老人,光日常照料就讓全家人忙得團團轉。”家住原州區的李秀珍要伺候家里的偏癱老人,日常做飯、更換衣物讓她疲憊不堪。她說,近年來政府出臺了失能老人補貼政策,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有了補貼,我們就能為老人請護工,老人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顧,家庭負擔也會減輕不少。”
政聲:今年,固原市將對7000名城鄉低保對象中的60周歲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100—200元標準發放養老服務補貼;對3000名城鄉低保對象中60周歲及以上中度、重度和完全失能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150—200元標準發放護理補貼。
義務教育:
為130所學校配置學生用品、教學設備
民聲:1月3日中午,在西吉縣興隆鎮下堡子小學,三年級學生來鑫瑞正在享用午餐。“三年級教室里只有她和另一名同學,雖然顯得有些空曠,但很暖和、很舒適。”校長張學鋒說,這所村小學現有學生16名,學校桌椅板凳較為老舊,其他設施也較缺乏。
政聲:今年,固原市將實施130所學校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配置學生用床6000張、食堂餐具3萬臺(件)、飲水設備500臺,購置圖書4萬冊、課桌凳2.6萬套、信息技術設備6000臺(件)、實驗設備器材25萬臺(件)、音體美器材5萬臺(件),改善提升學校辦學條件。
文化惠民:
開展廣場文化、“自樂班”展演等活動
民聲:“我特別喜歡聽秦腔,也愛唱秦腔,但平時只能在村里的秦腔展演活動上過過癮。”西吉縣馬建鄉馬建村村民王文學希望這樣的戲曲表演活動能多多開展,能走進更多鄉鎮,讓更多鄉親“吼”上一嗓。
政聲:今年,固原市將實施“文化尋新趣·惠享新未來”文化惠民活動,開展廣場文化活動100場次、“自樂班”展演活動100次、“送戲下鄉”惠民活動200場次。
護農助農:
投保巨災傷亡救助費用損失補償保險
民聲:去年7月底,西吉縣馬蓮鄉張堡塬村茍登錄家種植的20畝包菜遭遇冰雹災害,損失慘重,芹菜、玉米也不同程度受損。茍登錄希望能通過投保形式彌補農戶損失。
政聲:今年,固原市將根據統計公布的全市常住人口,按照每人1元的保費標準,投保巨災傷亡救助費用損失補償保險,保險期限一年,保費資金由市財政補貼30%、各縣(區)財政補貼70%。
網絡信號:
解決47個行政村4萬余人通信信號不覆蓋、弱覆蓋問題
民聲:西吉縣平峰鎮李堡村村民郭繼珍說,他在家打電話會出現信號不好的情況,通話時斷時續,不少村民也遇到這樣的問題,網絡不暢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他希望通過建立信號基站解決信號弱的問題。
政聲:今年,固原市將新建通信基站227個,重點解決47個行政村12610戶4萬余人通信信號不覆蓋、弱覆蓋問題,消除城區、城鄉接合部通信盲點,提升網絡信號水平。
出行安全:
新建3個停車場,增加泊位千余個
民聲:原州區居民董月娥說:“我兒子每次開車帶我去逛街,都要花半小時找停車位。在一些繁華商業街區和熱門地段,停車位供不應求,真心希望能增加一些停車位。”
政聲:今年,固原市將新建2個大型停車場、1個小型停車場,新增大型車輛停車泊位750余個、小型車輛停車泊位300余個。在市區部分無交通信號燈道路增設紅綠燈31處、新建5處智慧斑馬線等,規范道路交通秩序,消除交通安全隱患。購置21輛低入口、低踏板新能源城市公交車,推進適老化無障礙交通出行服務擴面提質。
地質災害:
實施避險搬遷1669戶6491人
民聲:彭陽縣小岔鄉小岔村村民張翠霞這幾天正忙著為新家挑選家具。張翠霞家的老宅存在滑坡隱患,2024年9月,她響應政府號召實施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搬進小岔鄉“十三五”移民點。“搬遷后,覺都睡得踏實了!”張翠霞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政聲:今年,固原市將對受地質災害威脅的1669戶6491人實施避險搬遷,其中原州區164戶583人、西吉縣822戶3384人、隆德縣142戶457人、涇源縣289戶1176人、彭陽縣252戶891人,人均補助6萬元,通過統規統建、統規自建、補助安置3種方式妥善安置。
管網改造:
實施給水、排水、供熱管網提升改造工程
民聲:“自來水擰開就用,真的太方便了。”原州區黃鐸堡鎮穆灘村村民穆學云說,過去吃水要靠人挑驢馱,近幾年用水有保障了,方便又干凈。
政聲:今年,固原市將實施市區居住小區“四類管線”改造提升工程(一期),改造金城花園小區一、二期地下給水管網5.8公里、排水管網4.4公里、供熱管網8.2公里,安裝燃氣管道安全監測設備;實施原州區、西吉縣城區供水管網提升改造工程,對供水管道、水廠設施設備、水表閥井等進行檢修維護;實施原州區農村供水管網改造工程、西吉縣農村供水調蓄工程等5項工程,保障40個鄉鎮214個行政村10.02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陳永峰 師越 郭小立 常寬)